仙桃1號水蜜桃是重慶市渝北區果經技術推廣站和重慶市渝北區名優果茶開發有限公司從重慶市渝北區(原江北縣仙桃鄉)一果農種植的桃樹中選出的早熟桃新品種。該品種果實近圓形,果頂及向陽面著深玫瑰紅色暈和斑,果肉綠白色,黏核,有裂核現象。平均單果重190g,可溶性固形物9.8?,始成熟時肉質脆甜,完熟后肉質細軟、味濃甜,成熟期5月下旬,采摘期最長可達15天。豐產,抗逆性強。
1 選育經過
1991年5月25日,我們進行桃品種資源調查時,在仙桃鄉黃山村1社一村民的桃林中發現1株樹齡12年的大果桃樹。據該村民介紹,該桃樹自結果以來,果實一直都大,每年都比其他桃樹上的桃子早熟幾天。由此,我們認為這株大果桃樹可能是一株自然芽變單株,逐現場對其觀察鑒定。此株桃樹栽植于房側的紅色石骨子土上,海拔325m,樹齡12年,系1979年嫁接在毛桃樹上,樹勢強,樹姿半開張,果實近圓形,向陽面著深玫瑰紅色暈和斑,果肉綠白色,部分果裂核,肉質脆甜、口感好。著果286個,平均單果重194g,最大果重370g,株產55.48┧。隨后將此母株(1998年死亡)選為優良單株,并沿用仙桃鄉地名,暫定名為仙桃1號。對此優良單株,采用定植嫁接幼樹和高接鑒定其變異性狀的穩定性,同時進行多點區域適應性試驗。連續多年對果實成熟期、單果重、品質及豐產性等特性進行綜合鑒定的結果表明,仙桃1號果實早熟、個大、采栽期長、品質優良。2006年6月通過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品種鑒定,并命名為仙桃1號。
2 主要性狀
2.1(植物學特征)樹姿半開張。主干灰褐色,皮孔大而密。1年生枝淺紅色,粗0.36┩,節間平均長2.92┩。葉片深綠色長披針形,長15.19┩,寬4.15┩,先端漸尖而斜,基部橢楔形;葉面微波浪狀,主脈突出、綠白色,葉緣鋸齒圓鈍;蜜腺腎形,2~4個;葉柄長0.65┩。薔薇型花,紅色,花瓣橢圓形,大小2.2┩×1.3┩,花藥深紅色,花粉多、能育,萼筒內壁黃綠色。
2.2(果實經濟性狀)果實大,平均單果重190g,最大果重408g。果實近圓形,兩半部不對稱;果頂平,中間微凹入,少量果微凸起;縫合線較明顯;果柄短,梗洼中廣,中等深。果皮底色乳黃,向陽面著深玫瑰紅色暈和斑,茸毛多,短密。果肉綠白色,核小,黏核,有裂核現象。始成熟時肉質脆甜,充分成熟后肉質細軟,味濃甜、汁多、有香氣,可溶性固形物9.8?,可滴定酸0.28?,維生素C0.14┦ㄍ┧。
2.3(生長結果習性)樹勢強健,萌芽力與成枝力均強,枝條密生。幼樹以中長果枝較多,長果枝占總枝數的35.3?,中果枝占28.7?,短果枝占19.6?;隨樹齡增加,樹勢逐漸緩和,中短果枝結果增多。果枝節間中長,花芽著生良好,復花芽多而飽滿。多年觀察,無枯花枯蕾現象,著果率高,生理落果少,產量高而穩定。嫁接苗栽后第二年開始結果,3年生樹每667┫產量900┧以上,4年生樹每667┫產量1250┧,采摘期10~15天。
2.4(物候期)在重慶市渝北區海拔400m地區,2月下旬萌芽,3月10-12日始花,3月14-16日盛花,3月18-20日末花,3月25日枝條開始生長,5月24日左右果實成熟。果實生育期64天,屬早熟品種。11月下旬開始落葉。
2.5(適應性)在重慶市渝北區海拔200~700m地區及重慶市九龍坡、江津、北碚等地多年種植,未發現有枯花枯蕾現象,均能表現本品種固有性狀。
3.栽培技術要點
3.1 建園
在重慶選擇海拔200~700m的地區栽培。株行距,一般平地4m×4m,坡地4m×3m。定植前挖深寬各1m的定植溝或長、寬、深各80┩的定植穴,按667┫施入有機肥3000┧混合回填,分層埋壓綠肥并留足樹盤后間作馬鈴薯、蠶豆等,并增施有機肥熟化園土。采用一級健壯苗定植,時間為11月上旬至2月上旬。栽植時,將主根剪留25~30┩,修剪主側根傷部,用多菌靈消毒苗木。
3.2 施肥
定植后幼樹肥水管理應堅持勤施薄施原則,以腐熟人畜糞配合尿素及磷肥施用;第二年4月上旬至七月中旬每10天施肥一次,基肥在10月上旬施入。成年樹每年施肥3次,重施基肥和壯果肥,視樹勢和著果量巧施硬核肥;室嗽10月上旬施入,以腐熟人畜糞等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硫酸鉀型果樹專用復合肥,施肥量占全年的70?。壯果肥在采果前20天施入,以鉀肥為主,配合施用磷、氮肥。
3.3整形修剪
栽后及時定干,培養三主枝開心形。苗木定干后,剪口下20~30┩的整形帶內的新梢長達20┩時,選擇生長健壯、長勢相近、方位分布均勻的3枝作為主枝培養,這三枝枝間距10┩左右,其余新梢可去掉。當新梢長50~60┩時,對三主枝進行拉枝,使其與主干的角度保持在45°~65°并分布均勻,然后選擇背下芽摘心,并選留第一側枝。第一側枝距分杈處40~50┩。第一側枝長到25~30┩時,選留背下芽摘心,主枝上其余枝條留10┩摘心,注意每個主枝第一側枝著生的方位要相同。當主枝延長枝長到與第一側枝距離40~50┩時,選擇背下芽摘心,以便選留第二側枝。第二側枝著生在第一側枝對側,其余枝條除直立者疏除外留10┩及時摘心。在肥水跟得上的情況下,一般定植后第二年可基本形成開心形樹形并試花掛果,第三四年進入豐產期。
成年樹修剪上堅持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并重的原則,及時回縮衰弱結果枝組,防止結果部位外移。
3.4花果管理
促花措施。桃幼樹新梢長勢旺,生產中可通過采用多次摘心、噴多效唑等措施,促使桃樹及早成花,多成花,提高花質。具體做法:當新梢長到10~15┩時,用15?多效唑300倍液噴一次,隔15天后再用15?多效唑150倍液噴布一次。據我們初步試驗,通過多次摘心成花率為36.7?,噴多效唑成花率46.1?,采用噴多效唑+多次摘心處理成花率達72.8?,而對照(空白)成花率僅9.4?。
;ū9胧。桃花期偏早,在重慶地區花期易遇“倒春寒”。為了提高著果率,一是花期噴0.2?硼砂提高桃花器質量,二是謝花后及時噴布20┦ㄍL防落素保果。
加強疏果。為了提高果品產量和質量,盛花后20天進行疏果,疏去畸形果、病蟲果和過密小果,原則上長果枝留3~4個果,中果枝留2~3個果,短果枝留1個果。每667┫產量控制在1000~1500┧。
3.5病蟲害防治
在重慶春季多雨、夏季高溫多濕和秋伏旱氣候條件下,桃樹流膠病、穿孔病、桃粉蚜等病蟲害十分嚴重。在桃病蟲害防治上應以保葉為重點,綜合防治流膠病、穿孔病、桃粉蚜等。桃休眠期清潔果園,剪除病蟲枝、早春刮翹皮清除縫隙內害蟲;果園中耕鏟除雜草燒毀,刷白樹干,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減少越冬病蟲。在萌芽至開花前后,用10?吡蟲啉1500倍液、70?甲基 硫菌靈1000倍液防治桃蚜及縮葉病、褐腐病等,7~10天一次,連噴3次。果實生長期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重點防治梨小食心蟲、山楂紅蜘蛛和桃蛀螟。
參加選育工作的還有方慶中、胡東明、劉仲君、劉安蓉、龔呂亮等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