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黃花梨家具拷問紅木家具行業道德底線
據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2010年4月18日報道:"2008年4月初,酷愛收藏的劉女士從北京飛宇商貿有限公司勁飛紅木家具廠購買了一對頂箱柜與羅漢床這三件仿古家具,價值累計860萬元人民幣。勁飛紅木家具廠提供的品質證書標示為:"100%香枝木(降香黃檀),俗稱海南黃花梨",但在購買后,經過資深玩家以及行業專業人士鑒定,以上三件家具的材質均屬于越南黃花梨。目前海南黃花梨與越南黃花梨的市場價格懸殊數倍,劉女士認為勁飛紅木家具存在以次充好牟取暴利與商業欺詐的行為,為此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廠家退還860萬元的購貨款,并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另行賠償860萬元……"
隨著這一新聞的報道,引起了社會上廣泛的關注,而事件的發展卻更是出乎人們的意料。近日,在國家木材鑒定機構無法區分海南黃花梨與越南黃花梨的情況下,北京市昌平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法庭以沒有權威機構能夠對家具材質是否為海南黃花梨作出鑒定,且原告未能提出證據證明在勁飛出售家具時有欺詐行為為由,駁回劉女士的訴訟請求,消費者一審敗訴。
目前一審判決雖已結束,但是此案給紅木家具行業帶來的震動卻難以平息:此案中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為何鑒定機構無法分辨海南黃花梨與越南黃花梨?消費者應該如何去分析辨別并保障自己的權益?此案判決對于紅木家具行業的發展又將會帶來什么影響?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邀請了中央電視臺《鑒寶》欄目合作媒體《鑒寶》雜志傳統家具欄目主編、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鄧雪松先生,進行本期專訪。
官司背后所反應的實質問題
羊城晚報:請您簡要介紹一下海南黃花梨與越南黃花梨的概況以及這兩種木材在當前市場上的實際價格。
鄧雪松:海南黃花梨是我國傳統家具的主要用材,產自于我國的海南島。因為它的紋理炫美瑰麗、材質油韌細密、觸摸起來溫潤如玉,而且具有降血壓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用價值,加上生長期長達數百年乃至千年,資源稀缺,因此被譽為"木材中的大熊貓"也稱為"木中黃金"。目前海南黃花梨的原始生態林已經沒有了,用來做家具的都是拆解房屋和民間家具乃至農具的舊料。越南黃花梨則產自于越南,也是我國傳統家具的名貴用材之一,目前尚有原生林存在。這兩種材質的紋理、質地都比較接近,但是整體上來說海南黃花梨的色澤更加油潤通透、紋理更顯瑰麗華美、木材表面的棕眼也愈清澈細膩、材質的琥珀感和玉質感鮮明,所以市場價格有較大差異。舉例來說,海南黃花梨的木板,如果板材寬度在25厘米,高度150厘米的,目前的價格基本上是每斤5000元左右;而越南黃花梨的價格一般在每斤1000元左右。
羊城晚報:針對本次的新聞事件,依據您的經驗來判斷,這三件家具是海南黃花梨還是越南黃花梨?您認為這場官司背后所反映的實質問題是什么?
鄧雪松:這三件家具的實物我沒有實際看過,所以不能輕率地下結論說具體是哪種材質。但是結合行業知識以及從看圖片的感覺上初步判斷,應該是越南黃花梨。依據之一是據新聞報道中提及,這個羅漢床的板材是一塊木頭做成的,俗稱獨板,而且寬度達到65厘米,長2米多。有句行話叫做"海黃無大料",我去過海南多次,與那里做海南黃花梨木材交易以及當地收藏家協會的資深玩家、專家都很熟悉,海南當地想找個平均直徑超過65厘米的樹根都不太可能,更別說這種板材料了,目前這種類似規格所留存的,也是歷代傳下來幾塊板而已,都在博物館里面。另外,從圖片上家具的感覺來判斷,也帶有典型的越南黃花梨大料的特征。再有,出現這件事情后,紅木家具業內人士早就討論過,具體是越黃還是海黃,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我認為這場官司背后反映的是由于國家紅木標準內容滯后、鑒定機構的鑒定方法以及鑒定體制疏漏不全,而導致市場上出現此類不法商家以次充好、牟利棄義的事件。 |